close

到了柯隆HBF,眼淚已經快要流出來了,先去問了旅館再哪裡,不過一點概念也沒有,所以照計畫先去車站寄放行李。

德國真的是一個充滿科技感的國家,尤其是和交通工具有關的系統都很高科技,這點從車站的買票系統到時刻表一直到寄物櫃都可以看得出來。

寄物櫃是一大排的箱子,上面有投幣孔和觸碰式螢幕(在德國幾乎都是觸碰式螢幕),老實說,總覺得光這幾排箱子能放得下多少東西,想到旅遊書上說在熱門的旅遊假期寄物櫃常常會爆滿,就讓我們有點擔心。採取了自助以來就默默放在心中的箴言作法:先看別人怎麼做,所以我們在別人後面偷偷觀察,要投多少錢,要按什麼鍵,大概有了眉目後才找了台機器準備寄放行李。 

原以為箱子很小,所以要一人放一個,想不到一個箱子就放得下我們兩個的中型行李箱,真的太神奇,更妙的是,因為很怕箱子的們會自動關起來,所以我們兩個像在搬運救援物資一樣,迅速到不能在迅速的把行李放進去(最後發現,其實是放好之後要按一個鍵,門才會關起來|||),最後從投幣孔旁邊印出一張紙,上面有箱子的號碼,等到我們要領出行李的時候,就把那張紙插入機器讀取就可以了。還有一點,就是這箱子的設計很像自動停車場,也就是說,從同一個地方把行李放進去後,他會在裡面自動把行李移到正確的位置喔。 

寄完行李又有一種完成一件大事的感覺,畢竟才離開大家不到半天,一切都新鮮刺激。拿出自己準備的旅遊書對照地圖,我們第一個目標是巧克力博物館。 

MOOK上面說,「您不妨來到萊茵河邊,跨越大橋,到巧克力博物館看看」,就因為這句話,我們來到萊茵河邊,跨越萊茵大橋。萊茵大橋真的很大,全部走完要十分鐘吧,到了對面憑著在車站看的地圖還有手上的小型地圖,我們開始找路。一旁的飯店看起來有Party,草坪上有年輕男女躺著,重點是,她們身旁有堆疊得像山一樣的酒瓶。沿路都是啤酒車和冰淇淋車,或許因為是假日,感覺就是熱鬧又愜意。雖然如此,我們卻一點也輕鬆不起來,走了半小時,還莫名的走道在施工的都沒有人的工地,還是沒有看到巧克力博物館,心中對於問路原本怯怯的我,決定還是問了。 

在國外問路也是有訣竅的,最好找女生,畢竟感覺上會安全一點,如果要找男生,一定要是那種一眼就覺得是好人的,或是很有學生樣的。另外一種絕佳人選就是一家人有老婆小孩那種,一定親切又安全,不然老夫老妻也不錯。還有一點,就是要去「感覺」對方會不會說英文,雖然德國人大部分都會兩種語言,但還是有不會說英文的人,如果遇到不會說英文的,問起來就囧了。 

我們第一個目標就是推著嬰兒車的媽媽,十分親切的指點我們方向,那方向,正好是我們來的時候的方向()。又走了二十幾分鐘,還是沒有看到,所以我們決定再次出擊問路,這次選的是一個陪著他殘障家人的太太,他看了我們一眼,皺了皺眉頭,就帶我們往河邊走去,指著對面的一棟建築物,又著藍色和紅色相間的招牌,說就是那裡。我和E對看傻笑著說謝謝,認命的走回橋邊。因為迷路讓我們行程遲了一個小時,所以我們只好以極高速率行走,再次跨越要走十分鐘的橋,然後直奔巧克力博物館。 

到了巧克力博物館後,心中怨念四起,是有一座橋,大約寬五公尺二十公尺吧,MOOK真的很糟,這算哪們子大橋,順便跨越萊茵河,順便什麼阿,那地方從車站還要走二十分鐘耶,氣死人了,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們之後的日子對於MOOK說的話都抱持半信半疑的態度。 

撇開被MOOK搞得很累的身心,巧克力博物館真的是個好地方呢!一踏進去就聞道濃濃的巧克力香味,禮品店也都是巧克力製品,入場的時候還送我們一片巧克力喔!內部介紹十分詳細,把巧克力是如何出生的講得清清楚楚,而且有英文介紹(這當我寫到柏林部分的時候就會知道英文介紹有多重要)。看到巧克力的樹,果實,製造方式,成分,還有裝巧克力的容器,甚至還有和巧克力有關的醫學報導,算是資料很齊全的博物館。最有趣的就是巧克力製造工廠,所有的機器都透明化,讓我們可以看到巧克力從可可豆一直到包裝好的過程,怎麼攪拌,怎麼控制溫度,形狀如何塑造都一清二楚,光看那些機器運作都能讓人微笑。工廠旁邊有一座噴泉(不過有圍起來,只有工作人員可以在裡面),工作人員用拿紙牌的方式帥氣的把威化餅乾甩開,闊氣的淋上巧克力噴泉給我們,當然,巧克力的口感真的很好,溫溫的不甜膩,香濃至極。 

其實應該在禮品店買些東西,或是到露天陽台上喝杯巧克力的,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只好作罷。其實還有一點,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我們也不能買巧克力,之前買了一袋巧克力,在一天的溫度變化下,到了晚上它已經從十顆變成一顆了|||b

 

p.s  怎麼會這樣一個下午的事就要寫上1800好啦,我希望下一篇我們就可以到晚餐和旅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