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黑糖饅頭(泉) ★★★★★

對上輩子可能是螞蟻的我來說,湯布院這個甜食多到不行的地方真的是天堂。以下是湯布院的甜點介紹:首先介紹前三名
第一名:驚為天人的小店--蒸し舍布丁(きわみ)
l いつもの仕事—剝橘子
每當晚餐準備進行到最後,我們開始「沒事做」的時候,良さん就會對我們說「弄橘子吧」!所謂弄橘子,就是把橘子處理到「只剩下果肉」,也就是說要去皮去籽,連那些白白的纖維都不能有,實在是一個相當「費工」的食物處理方式。剝好的橘子放到保鮮盒裡面,會配上優格或是做成果凍。但在這樣的處理方式之下,每個人能吃到的橘子份量,應該不超過兩片吧…
對團康遊戲相當不在行的我(我就是連黑白切都不會玩的人),每次泡好澡準備要休息的時候,就很怕聽到良さん在門外大喊「食堂集合」的聲音!偏偏我無處可逃啊!
l 報紙找字★★★
玩法:良さん念一個句子,然後整組的人同心協力在報上尋找「片假名」,成功拼出整個句子的組別得分。
湯布院青年旅館的主要有「五個」固定員工,除了良さん和智美之外,另外三個就是他們的小孩,しきゑ(Shikie)、ゐなせ(Inase)、わをん(Waonn)。
【從名字就不同凡響】先從三個小朋友的名字說起,光是看寫法,就知道這不是普通的名字,ゑ(え的古體字)、ゐ(い的古體字)以及很少被用在名字裡的を(這也是古體字喔),這些字是良さん他們故意挑選的,這對父母真的很有趣,替小孩取名字也要有「主題發想」。
兩個人都喜歡旅行、喜歡運動、喜歡喝咖啡,也很會在生活中找樂趣。書告訴我,在一個下雨的午後,良さん和智美さん的因為很想運動,竟然兩個人家在家裡進行「跑樓梯競賽」,不僅做了暖身操,還煞有其事地挑了音樂,然後兩個人就瘋狂地在樓梯跑上跑下。能夠成為一起享受這樣的樂趣夫妻實在不容易。
而這兩個有故事的人相遇的故事也相當具有故事性,良さん和智美さん從認識到決定結婚的過程中,僅僅相處了大約10天的時間,用一見鍾情的定義來解釋好像不太對,但不管怎麼說,這絕對是「命運的相遇」!
良さん在30歲之前計畫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而遇到智美さん是他到美洲旅行的時候。良さん從南美洲一路旅行到加拿大,已經很久沒有遇到「日本女性」,而當他旅行到加拿大的時候,剛好到了一個有很多日本人的地方打工,據說是當時日本很流行到加拿大打工度假的緣故。很久沒遇到日本女生的良さん三番兩次約智美さん一起出去玩,然而,智美さん到加拿大的目的是學英文,因此「相當排斥」身為日本人的良さん。
好不容易有一次,智美さん說,如果不是兩個人單獨的話,她願意一起出去玩。到了約定好的那天,要一起去的朋友竟然生病了,兩個人才這樣機緣湊巧有機會獨處。哪天的行程是「爬山」,以我們上次去爬山的經驗,我知道他們的爬山絕對不是一般的爬山,也因此良さん說「在風景秀麗的山裡,一對年輕的男女,互相扶持,拉著彼此的手往上爬…」,他當時心裡應該高興得不得了吧。
這幾天一直在進行「離別」準備,尤其當我的畫像出現在良さん的Wwoofer畫像本裡的那天起,離別就不斷追著我跑。
離別是下一個旅行的起點,而下個起點的準備真的搞得我焦頭爛額,然而離別跟開始一樣都不是簡單的事情。收拾行李、準備離別的小卡片、思考在Wwoofer留言本上要寫什麼,甚至連去把想吃的食物吃一輪,也是離別的準備之一。另外,前幾天我們去夜拍星空,昨天晚上我又一個人去當初「披荊斬棘」的路上拍湯布院的夜景。
拔草這工作對於當過兵的男生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工作,不過,台灣的一般女生,誰拔過草啊?!因此除了彼得先生以外,我和書都有點陷入苦戰。
第一次徒手去拔長在石縫裡的雜草,這才知道雜草的根紮得有多深。從這一端拔起雜草的根,竟然連著挖起一片土,從手中就能感覺到大自然的力量,很安靜卻很強韌。拔起雜草的同時被也驚動的小蟲們紛紛竄逃,不一會就不見蹤影,在大自然陰暗潮濕的角落,卻富含著能孕育生命的養分,並且有很多小生命在努力地活著。(寫到這裡突然想到獅子王裡面彭彭丁滿從樹皮裡面挖出蟲子來吃的畫面)
原本預期只要花20分鐘除雜草,最後花了40分鐘才完成,雜草、泥土的觸感,應該要用多少力氣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這些都要一面摸索一面學習,拔草也是一門學問,至少對於都市長大的我來說,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披荊斬棘
爬山聽起來是一個老少咸宜的休閒活動,然而真的是在「爬」山,從頭到尾,我們真的是一路抓著樹根「爬」上去的。
出發後10分鐘就到了所謂的「登山口」,這…「哪裡有路啊?」我在心裡大喊,眼前看到的是一條滿是落葉枯枝的山中小徑,路直挺挺的往上延伸,良さん指著前面那坐山說:「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爬的山,我們要越過這裡」。儘過良さん要我們戴上「工人手套」這個舉動有點不尋常,但一面帶手套我還一面想,應該是幽默的良さん又在開玩笑了,再怎麼樣,這可能只是沒有鋪水泥的山路罷了。
走了十分鐘之後,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意識到今天早上談話中良さん問我們「最後有沒有要跟家人說什麼」以及問我們「活到現在死也甘願了嗎」是什麼意思。
我們正在進行的不是一般想像的爬山,這是真的在「登山」,但精準一點的說真的是在「爬」山,從頭到尾幾乎都是四肢著地。(書在我旁邊說,根本就是「爬蟲類」)然而,沒有安全繩索也沒有登山拐杖,我們僅有的「裝備」就是我們的「身體」,外加一雙工人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