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讓我們打破開伙很難的迷思。 運用想像力,小套房也有無限可能。

目前分類:小食驗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食驗一開始,想要做的那些料理,幾乎一一實現了。
 
剛開始我相當擔心,拿手的料理就是那麼幾種(五根手指頭數得出來),到底能不能以「主廚」的姿態撐完全場。沒想到,開始之後,想「實驗」、想「實踐」的料理清單不斷增加,在還在想著一月份要煮什麼的時候,這學期的小食驗竟然就要在12月底畫下句點了。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的小「食驗」,真的是在對同學們進行一場小「實驗」
 
生平第一次炒米粉的我,除了要在一個無法「炒」的廚房裡炒米粉之外,還要挑戰「30」人份…
為了這個自己對自己下的戰帖,廚娘可是緊張了一個星期,前一天還不斷review阿基師炒米粉的影片。小食驗當天更是起了個大早,九點多就到廚房備料。備料過程一切都順利,蘿蔔切得很美,蛋皮絲也不錯,一個小時後滿桌備料完成,準備下鍋。
紅蔥頭、蝦米、香菇下鍋後,爆出的香味讓廚娘相當興奮,開始「炒」囉!然而,當其他的菜一起放入鍋裡,水份慢慢跑出來之後,不是瓦斯爐的爐火溫溫吞吞地,讓整鍋菜陷入冷靜…(廚娘只好不斷對鍋子說話:「大家不要這麼冷靜嘛~你們是炒米粉耶,快炒起來」)顯然對話是一點用也沒有…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對飯糰的印象不是餡料滿滿的台式飯糰,就是便利商店裡輕巧可愛的包料三角飯糰。在長崎WWOOF的日子,有一天,康子做飯糰讓我們帶便當,蛋包飯糰旁邊排排站著的就是鹽巴飯糰。看到這些白飯糰,我自然地認為裡面有包餡,一問之下才知道,這飯糰什麼都沒有,只有用鹽巴調味。我帶著極度懷疑的心情咬下一口,沒想到,自此愛上這個單純的味道。

沒吃過的人真的很難想像,鹽巴飯糰是什麼味道,但如果你覺得它「只是鹹」,那你就太小看它了。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米飯的味道變得很強烈,鹽巴是很好的配角,將「主角米」的甜味襯托出來。沒有其他配料的干擾,飯糰吃起來相當輕鬆,也因此更能好好感受米的嚼勁,感受每一粒米的存在感。就算只是一般的米,你一定也能感覺到他比平常好吃,咬著咬著,某種甜味會慢慢在口中散開。

儘管我們在超市看到五花八門的米,儘管許多店家主打使用某產地的名米,然而,在飯桌上和花俏地菜餚擺在一起後,表面上我們說是主食的米,往往淪為配角。這簡單的鹽巴飯糰,讓米飯當主角,誰也搶不走它的風采。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漸漸涼了,廚娘滷了今年秋天第一鍋滷白菜。白菜、茄子、地瓜、蔥、香菇,蔬菜會說話,他們告訴我:秋天來了。

日本人很難抗拒各種「當地限定」,特別是食物。以秋天來說,各個餐廳都會推出栗子或南瓜料理,從南瓜湯、南瓜派、到南瓜蛋糕,從栗子炊飯到栗子冰淇淋,總之,當季的食物最鮮美。

去年在日本種田的廚娘,對於作物的產期懵懵懂懂,但是泥土和作物緊緊綁在一起。我永遠記得在夏天一個晚上就可以長很大的小黃瓜和茄子,以及晚夏成熟的番茄香味。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直覺得,料理可以是一種心理治療的療法。

做菜的過程,從發想菜單、買菜、備料、下廚到最後的洗碗,每一個步驟都能帶來不同的療效。想菜單多半能反映出當下心情,或是能「帶來一些興奮、期待」的正面情緒;在傳統市場買菜和攤販聊天會讓人不自覺樂天知命地笑起來;洗菜、切菜這些動作急不得,在逼自己慢下動作來的同時,心也跟著緩了起來。

說不出為什麼,但即使是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時後,我也無法停止做菜。就算是一樣的料裡,每次的製作過程好像都會有些不一樣。也許,不一樣的不是食材、煮法、口味,而是心情。

試著走入廚房吧!就算是燙一把清菜、煎一個蛋也好。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食驗結束,大夥在吧檯聊天,二廚對大家說:「廚娘開放點菜」,其實廚娘心驚驚,因為廚娘真的沒有會煮很多東西(跟真正的廚師或是專職主婦比起來)。接著,紅酒燉牛肉、南瓜濃湯、千層派……各式各樣讓廚娘發抖的菜名都跑出來,最後,二廚一句「三杯雞」讓大家亮了眼睛(其實是因為這很「下酒」),主菜就這樣定了。
接著大家就以喝酒為主題發想各種「下酒菜」:涼拌小黃瓜、百香果醃南瓜、味曾鮮菇。(根本就是一個酒肉團體)
「三杯雞」光聽菜名就有一種莫名的華麗感,所謂三杯,是指「麻油、醬油、米酒」各一杯。僅管這道菜聽起來稀鬆平常,但台菜是廚娘平常比較少接觸的菜色,這道菜廚娘只做過一次,小食驗是第二次。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招牌菜是什麼?我想非咖哩莫屬了。僅管有人會說,咖哩這種東西根本不會失敗,算什麼招牌菜,但吃過廚娘咖哩的人都覺得,就是有哪裡不一樣(得意)。第一次推出咖哩,顯然就是廚娘很怕失敗,也擔心如果登場料理不好吃,之後就沒有人要來吃飯了,因此先用咖哩當誘餌把大家引來。也許你昨天才吃過咖哩,可是那只是基於「時間到了要吃飯」而吃(如果咖哩店沒開,吃炒飯炒麵其實也沒有差的那種感覺)。然而,對於主婦來說,每一兩個月就會有一種強烈想要煮咖哩的欲望,想要吃一些跟平常那種三菜一湯或是整盤炒飯不一樣的食物,想要有一點點特別、一點點慶典的感覺,但是又不想吃外食或是煮一整桌弄得很麻煩。
 
日本卡通裡,小朋友聽到媽媽要煮咖哩都會相當開心,因此,想到咖哩似乎就會伴隨而來想到孩子們開心的臉。第一次推出咖哩,多多少少也是希望在來吃飯的孩子們臉上看到笑容。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抵抗引食速食化、口味一致化的趨勢,1989年義大利發起「slow food—蝸食運動」,鼓勵大家「把時間花在吃喝上」。近年來巴黎又出現另一個概念「fooding—food+feeling」,希望用餐者能花時間、情緒去感受食物。

謝忠道在《慢食》一書中寫道,「慢。食。在這裡是指將時間的價值在美食的領域裡呈現出來。」想不到這層道理,我竟然在Wwoof的過程中有所體悟。
我去日本Wwoof的 時候,對於慢食這件事還沒有概念。然而,在自己煮飯之後,由於知道食物的來歷以及烹調過程,再加上是自己烹煮時或多或少加入一些創意和不經意的用心,吃飯 的步調就不知不覺慢下來了。我進一步發現,我的味覺、嗅覺變得更敏銳,能聞出蔬菜本身的香氣,能猜出料理裡放了什麼調味料。

な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